新笔趣阁
会员书架
首页 >现代都市 >从零开始打造盛世 > 第46章 镇压起义军

第46章 镇压起义军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岑吟别确实没骗温珏,自从从冀县回来后,岑吟别就一直待在家中。

不过不是休息,造反头子怎么可能有时间休息?她忙到都恨不得一天的时间掰成两瓣用。

这些天她一直在忙学校改革的事。

虽说之前她就提议过在私塾中增设课程,不限于教识字典籍,可以额外开始工匠、农事、武艺方面的课,这些也实施了好两三年,并且初见成效。

因为这个改革,如今黔首间除了识字的,也多了许多的工匠,也让严道的守卫军素质进一步提高。

但是这还不够,岑吟别深知后世一味尊儒,科举更是以八股为主策论为辅带来的危害。

也因此,她想在科举之初,就从根源把这些扼杀在摇篮里。

虽然这样,未来或许会产生其他问题,不过那就是后人去头疼和改革的事了。

首先,启蒙虽还以诗书典籍,但这些典籍除了儒家,法家兵家道家墨家这些也不能落下。

虽然经过几百年,这些学说的传承者已经寥寥无几了,但是典籍自然还是传承于世的。

不过考虑到这几个学说之间的思想不同,而为了方便管理,民间必须统一思想,因此要教哪些,怎么教,都是技术活。

这几天岑吟别就在为此东奔西跑,去询问那些私塾先生的意见,同时也给在京城当博士的“师兄”们去信,询问他们有何想法。

除了这些以外,私塾考核制度也要改革。

目前私塾是只要愿意来就都收,然后每年收一点点的束脩,一共教三年,三年后如果自己愿意继续读且成绩不错,那么那些学子就只需要走一次拜师礼的流程,带着束脩到学校,对着岑吟别的画像行礼,认岑吟别为师。

岑府这边则会包他们接下来学习的费用,并让他们挑一个自己最擅长的方向去学,直到他们学不会,到了自己的极限为止。

这种情况下出来学子,基本上只要没品行问题者都可以被安排到各种地方。

擅长典籍法律的可以去参加官员考核,通过后下放到各个州县为官,岑父也是靠这个才能这么快坐稳刺史的位置。

因为他不怕郡守和县令不满,大不了撸下去换一个就是,反正他不缺官员预备役。

要知道,从最开始立私塾,到如今已有九年了。

这九年时间虽然不长,但是在这个当县令只需要识字和知道法律就行的时代,培养的学子完全能胜任益州的基层官员位置了。

而其他的,则可以用到工厂、学校的管理层上面去。

加上工厂内本身就会教工人和那些有技术的工匠识字,那些人在有一定能力后也可以进行提拔。

这也就是为什么,岑吟别剿匪后,工厂和私塾的规模都能迅速扩大。

哪怕工厂没办法开到益州每一个郡,私塾也不能遍布每一个县,但是就目前来说,已经是很不错了。

至于那些擅长其他方向的学子,也有自己的去处。

工匠可以进工厂,擅农学可以为官当司农,体力好可以从军,这种体力好又识字的,只要不是太差,一般进护卫队混个百夫长没有问题。

之前岑父任益州刺史,伊师为了日后,想让整个益州的兵士都掌握在岑吟别手里,就把这些学子散了出去。

如今他们基本都在其他州县的卫队中为官,最差也是百夫长,有的甚至能领一军了。

毕竟这年头,识字懂点兵法的将士真的缺啊。

但就算这样,岑吟别依旧不满足,她觉得之前刷下去的概率太高了。

之前私塾考试一直看总体成绩,但岑吟别觉得这样不好,万一遇到偏科人才呢?

所以岑吟别还准备给个具体的章程出来,遇到偏科的可以破格录取。

当然,这个也需要定个标准,毕竟她是有钱,不是冤大头,要知道这些学子考上后基本上学费都是她出。

岑吟别觉得,自己应该还没有钱到能拿钱扔着听响玩。

也因此,这些天岑吟别忙的脚不沾地。

不过好在如今她有谋士了,而且还是五个,很多东西不需要如曾经一般自己摸索思考,特别是学子安排和改革方面,她的谋士还是很能给她提出解决方案的。

岑吟别拿着司马渊写好的计划书,忍不住感叹:“能有你们在真好啊。”

她终于不用自己一个人抓脑袋掉头发熬夜写计划书了!

司马渊笑:“主公谬赞了,为主公排忧解难,本就是我等谋士的职责。

“若连这都不做到,岂不是白拿了主公给的俸禄?”

岑吟别还是很高兴:“等这些事搞定了,我给大家发奖金!”

司马渊不是很懂“发奖金”是什么意思,但还是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到应该是赏赐,于是对岑吟别行礼道。

“多谢主公。”

有了详细计划书,加上有人帮助她一起忙,岑吟别处理起这些事自然更简单了。

不过破格录取已经是岑吟别目前能做到的极限了,她倒是想建专门的学校,可是没钱啊!她预料到后面要打仗,自然要把大头留在这方面以备不时之需。

而在岑吟别忙着改革私塾的时间中,各地也纷纷开始冒出了起义军。

就如岑吟别所言,起义兵数量过多,甚至有好几支已经有了不小的规模,各地自己原本的守卫军根本管不过来,甚至已经有不少郡县被起义军抢去。

镇压之事刻不容缓,可边境异族也在虎视眈眈,守卫边境的军队也绝不能撤回来。

于是朝廷只能放开州郡屯兵的限制,让各地刺史郡守可以自己募兵。

其中,益州在这天下纷争中显得极其显眼。

在别人忙着和起义军打生打死的,益州境内却一片安宁祥和,别说起义军,土匪都找不出一窝。

岑父因此又狠狠刷了一波名声,与此同时,益州不免进入了某些不怀好意之人的眼中。

毕竟益州是产粮之地,近些年还多有富庶的名声,那些起义军自然不会放过这块肥地。

哪怕有天险,注定无法真正入蜀夺下益州,也免不得想在周围打打秋风。

岑吟别等的就是这群人。

因为她需要一个机会,一个彻底让天下无人敢轻视自己的机会。

这世间,什么最能刷威望值?

自然是,军功啊。

所以,益州趁着这个机会,也开始迅速募兵,并且还将各地私塾中有天赋的学子先找了出来,编入军中。

毕竟接下来这支军队是由岑吟别来领的,秦易生怕万一底下有人不服气,坑害了岑吟别,便将学子提出来,其他地方已经进入军队的能调过来的也都掉过来,为的就是确保这支军队会完完全全忠于岑吟别。

益州占地很大,加上这些年的休生养息,民生方面一直算不错。

人口多了,募兵自然也就更简单了。

哪怕岑吟别让岑父下令,尽量大家自愿,独生子女家不征,还定了年龄限制,但也还是有不少。

当然,这其中也有岑吟别的原因。

这些年岑吟别为益州做了很多,益州黔首皆看在眼里,记在心里,大家心中感激,如今知道益州有危险,领兵的还是岑吟别,自然都希望能出一份力。

也因此,益州募兵非常顺利,很快就筹到了八万大军。

秦易深思熟虑后,由自己领四万于后方接应,岑吟别领两万,温珏和楚行之各领一万,分别在三个方位抵御起义军。

毕竟这是他们第一次领大军出征,大家自然都不是很放心,所以秦易亲自带了四万在三人后方守着,一旦有什么意外可以立刻支援。

岑吟别三人对着大军也有些凝重,但是好在之前也有领军经验,虽然都是些不成器的匪徒,但是换个思路,起义军不也和那些匪徒一样?

他们都只是因为实在活不下去了才起义,本身也只是普通黔首。

临行前,岑吟别站上高台,惯例鼓舞士气。

高台下是四万将士,高台旁是她的父母、师长和谋士武将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